requestId:68b8cfa765f358.95686220.
《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目錄
序言
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有名無實
二、經濟和社會權利缺乏基本保障
三、少數族裔飽受欺凌排斥
四、婦女面臨嚴重歧視與暴力
五、弱勢群體處境艱難
六、移民遭受非人道對待
七、肆意踐踏他國人權
序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19年4月15日在演講時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美國政客的言論徹底暴露了其在人權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以人權維護霸權的虛偽面目。
美國號稱人權立國,以世界人權衛士自居,以自身對人權的狹隘理解為框架,以稱霸全球的核心利益為標尺,每年根據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材料拼湊出年度國別人權報告,對不符合其戰略利益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肆意歪曲貶低,卻對自身持續性、系統化、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斑斑劣跡置若罔聞、熟視無睹。
本報告所依據的資料,來源于各類公開發布的數據、報道及研究成果。報告中的事實證明,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以來,美國的人權狀況乏善可陳,呈日益惡化之勢。
——美國是世界上槍支暴力最嚴重的國家。2019年共發生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一起;共有39052人死于與槍支有關的暴力事件,每15分鐘就有一人被槍殺。《今日美國報》評論稱,“美國或已步入大規模槍擊時代”。
——選舉淪為富人的金錢游戲。2018年中期選舉支出高達57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國會選舉;10個最大的個人捐助者向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注資4.36億美元。2020年總統選舉籌資競賽日趨狂熱,所有參選人已籌集超過10.8億美元競選資金。
——美國在西方國家中貧富分化最為嚴重。2018年基尼系數攀升至0.485,貧富差距創50年來新高。最富有的10%家庭占有美國全部家庭凈資產的近75%。1989年至2018年,最底層50%的家庭財富凈增長基本為零。
——美國是目前唯一有數百萬人處于饑餓狀態的發達國家。人口普查局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3970萬貧困人口。每晚至少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有6500萬人因醫療費用過高而放棄治療。
——美國種族仇恨犯罪震驚世界。美國白人至上主義回潮,國內近年來發生的恐怖活動大多與白人至上主義暴力有關。埃爾帕索沃爾瑪超市槍擊案致22人死亡,白人槍手的行兇動機是對拉美裔的種族仇恨。評論認為,“美國一直處在白人至上恐怖主義的危機之中”。
——警察槍殺和殘暴虐待非洲裔案件頻發。非洲裔成年人被監禁的概率是白人成年人的5.9倍。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指出,這種大規模的監禁是奴隸制及種族隔離所產生的余孽。
——就業和財富的種族差距驚人。在過去的40年里,非洲裔工人的失業率一直是白人的兩倍。白人家庭的平均財富幾乎是非洲裔家庭的10倍。以目前的趨勢,非洲裔家庭積累的財富需要200多年才能達到白人家庭現在的水平。
——宗教不寬容持續惡化。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82%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在美國面臨歧視,64%的受訪者認為猶太人在美國面臨歧視。2018年,極端主義者制造了249起反猶事件。聯合國報告認為,美國存在異常暴力化的反猶太主義。
——美國是高收入國家中女性處境最危險的國度。高收入國家被槍殺的女性中92%來自美國,美國女性被槍擊致死的概率比其他高收入國家高21倍,美國平均每個月有52名女性被其伴侶槍殺致死。多達70%的美國女性曾遭受來自親密伴侶的身體或性暴力。
——兒童貧困問題觸目驚心。美國仍有1280萬名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5歲以下的貧困兒童數量多達350萬,其中160萬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美國兒童保護基金批評道:“在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居然還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兒童每天都不得不面對無比殘酷的現實——下頓吃什么,今晚睡哪里?”
——老年人貧困問題越來越嚴重。美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12人中就有1人缺乏足夠的食物,總人數達550萬。大約40%的美國中產階級到65歲時將接近或陷入貧困。
——美國政府對待移民日趨嚴苛和非人道。“零容忍”政策導致大量兒童被迫與親人分離。2017年7月以來,移民當局在邊境將5400多名兒童與父母分離。2018年以來,共有包括7名兒童在內的24名移民在美國邊境收容所拘留期間死亡。
——美國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2001年以來,美國不斷對外發動戰爭,花費的財政開支超過6.4萬億美元,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80萬,導致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有名無實
美國自我標榜為“自由的樂土”和“民主的燈塔”,但這不過是愚弄民眾、欺騙世界的虛構幻境。缺乏約束的持槍自由導致槍支暴力泛濫,對公民的生命、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愈演愈烈的金錢政治扭曲民意,使所謂的民主選舉淪為了富人的游戲。
政治裹挾下槍支泛濫成災。美國的槍支制造、買賣和使用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集團。全國步槍協會等利益集團為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提供大量的政治捐款。美國黨派政治、選票政治、金錢政治的諸多弊端相互交織,使得立法和行政機構難以在槍支管控問題上有所作為,任由事態持續惡化。美國在線媒體2019年12月11日報道,美國是世界上私人擁有槍支數量最多的國家,槍支數量遠遠超過人口總數,2017年平均每百名居民擁有120.5支槍。美國進步中心網站2019年11月20日報道,2008年至2017年,美國至少有342439人被槍擊致死,這意味著每15分鐘就有一人被槍殺。2019年美國共有39052人死于與槍支有關的暴力事件。
大規模槍擊事件接連發生。美國是世界上槍支暴力最嚴重的國家,頻繁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已成為美國的標志性特征。英國《鏡報》網站2019年12月30日報道,根據“槍支暴力檔案室”的數據,2019年美國共發生415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平均每天超過一起,達到自2014年統計該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相比之下,2014年美國共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269起包養,2015年為335起,2016年為382起,2017年為346起,2018年為337起。2019年美國發生的最嚴重三起槍擊案件為:造成22人死亡的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沃爾瑪槍擊案、造成12人死亡的弗吉尼亞海灘市槍擊案、造成9人死亡的俄亥俄州代頓市槍擊案。《今日美國報》評論稱,“美國或已步入大規模槍擊時代”。
暴力犯罪數量驚人。聯邦調查局2019年發布的《2018年美國犯罪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發生1206836起暴力犯罪案件。其中,謀殺案為16214起,強奸案為139380起,搶劫案為282061起,重傷案為807410起。美國司法統計局2019年發布的《全國犯罪受害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有330萬名12歲以上居民遭受暴力犯罪侵害,這一數據已連續三年增加。
民眾財產安全堪憂。聯邦調查局2019年發布的《2018年美國犯罪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共發生7196045起財產犯罪案件,包養平均每10萬居民發生2199.5起,財產犯罪受害者共蒙受164億美元損失。其中,車輛失竊案件748841起,平均每10萬居民發生229起,被盜車輛價值超過60億美元;入室盜竊案件1230149起,造成財產損失約34億美元,平均每起損失2799美元。
警方辦案不力導致民眾失去信心。聯邦調查局“全國犯罪案件報告系統”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共報告了近660萬起刑事犯罪,涉及近700萬名受害者。皮尤研究中心網站2019年10月17日報道,聯邦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暴力犯罪結案率僅為45.5%,財產犯罪結案率僅為17.6%。很多受害者覺得警方無能,“不會或無法提供幫助”,只得放棄報案。2018年,司法統計局追蹤的暴力犯罪案件中,警方接到報案的只有43%,財產犯罪案件中警方接到報案的只有34%。
公民人格尊嚴和隱私權遭受系統性侵犯。《達拉斯晨報》包養女人網站2019年12月6日報道,美國聯邦、州和地方執法部門僅在得克薩斯州就設有8個秘密監視中心,共享情報監控社交媒體和其他在線論壇。早在10年前這些監控中心上線時,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就對其侵犯公民隱私發出警告,稱其權限模糊、過度保密,使得“建立一個全面監控社會”的威脅變成現實。美國審計署2019年6月4日的報告顯示,聯邦調查局的人臉識別辦公室可以在無合法許可的情況下,任意檢索包含超過6.41億張照片的數據庫。喬治城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約一半美國成年人——超過1.17億人,被納入在執法機構使用的人臉識別系統中,其中非洲裔比其他族裔更容易受到審查。
監獄管理混亂導致虐囚丑聞頻發。美國司法部網站2019年4月3日報道,阿拉巴馬州男子監獄無法保護犯人免受囚犯之間的暴力和性侵,導致囚犯受到嚴重傷害甚至致死。英國《太陽報》網站2019年12月10日報道,14名女性囚犯對美國科爾曼聯邦監獄提起訴訟,指控該監獄持續存在對囚犯的系統性虐待。2011年至2015年,美國監獄的性侵犯和性騷擾指控激增了180%。單獨囚禁是聯合國認定的一種酷刑,會對囚犯的精神、身體和情緒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英國《衛報》網站2019年9月4日報道,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每天都有約6.1萬名囚犯被單獨囚禁。
政治選舉淪為金錢游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9年2月7日報道,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的支出高達57億美元,甚至超過了2008年總統選舉花費的53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國會選舉。其中,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競選耗資最為龐大,共花費2.09億美元,最終勝選的共和黨候選人里克·斯科特在競選中投入了6300多萬美元的個人財產。《時代周刊》網站2019年8月14日報道,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10個最大的個人捐助者向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注資4.36億美元。富有的特殊利益集團獲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影響力,金錢支配了政治進程,“扭曲了真實民意,侵蝕了民主基石”。
2020年總統選舉籌資競賽日趨狂熱。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網站2019年12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總統選舉的所有參選人已籌集超過10.8億美元競選資金,已花費5.31億美元。《赫芬頓郵報》網站2019年11月30日報道,民主黨參選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在宣布競選的第一周便投入4000多萬美元開展廣告宣傳。政治響應中心2019年11月2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所有總統參選人僅在數字廣告上的支出就已超過1億美元。
自我標榜的“新聞自由”有名無實。《華盛頓郵報》網站2019年4月18日報道,美國在年度新聞自由指數中的排名連續三年下降。“美國新聞自由追蹤系統”網站2019年12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共有38名記者遭到襲擊,發生記者被拒絕參加公開政府活動的事件28起,包養甜心網9名記者被捕或面臨刑事指控。自2017年以來,至少有54名記者被傳喚或被沒收采訪記錄,36名記者在報道抗議活動時被捕。英國《衛報》網站2019年12月12日報道指出,本屆美國政府“對新聞自由進行了有史以來最持久的攻擊”。
示威民眾因抗議政府政策而遭逮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9年8月11日報道,自從美國政府2018年實施“零容忍”移民政策后,呼吁關閉移民及海關執法局的呼聲此起彼伏,約100名抗議者在紐約市被逮捕。《休斯頓紀事報》網站2019年9月12日報道,美國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者當日在休斯敦舉行示威活動,至少15名抗議者被捕。《邁阿密先驅報》網站2019年11月29日報道,邁阿密近40位氣候變化倡議者當日舉行抗議活動,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1人被捕。
二、經濟和社會權包養價格利缺乏基本保障
美國整體富強的面紗背后,遮掩的卻是貧富嚴重分化的冷酷現實。國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醫療教育費用不斷攀升,社會保障覆蓋面卻在萎縮,底層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貧富差距創50年來新高。聯合國極端貧困與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頓在2018年5月發表的訪美報告中指出,美國已經淪為貧富分化最嚴重的西方國家。《華盛頓時報》網站2019年9月27日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50年來,美國的基尼系數一直在穩步上升。2018年基尼系數攀升至0.485,貧富差距達到50年來最高水平。《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5月26日報道,摩根大通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占有近75%的家庭凈資產。“財富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已經超出了許多美國人認為合理或道德上可以接受的范圍”。美國貧富持續分化的基本趨勢對人權的享有和實現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紐約時報》網站2019年9月10日報道,貧富差距不僅擴大了美國人的收入和財富差距,還導致了富人壽命更長而窮人壽命更短。美國的貧富分化是一個穩定的長期趨勢,造成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結構性的,這是由美國的政治制度和美國政府所代表的資本利益所決定的。美國政府不僅缺乏消除這些結構性原因的政治意愿,反而不斷推出使之強化的政策措施。正如奧爾斯頓特別報告員所指出的,美國“極端貧困的持續存在是當權者做出的政治選擇”。
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嚴重。《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4月17日和5月26日報道,美國的收入不平等問題不斷惡化,中產階級工資停滯不前和高管薪酬飆升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大企業和知名公司首席包養網執行官不到一個小時的收入,相當于普通員工一整年的收入。MyLogIQ機構對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的薪酬分析報告顯示,有13家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工資至少是普通員工薪酬中位數的1000倍,最高的達到3566倍。《福布斯》網站2019年5月29日報道,美聯儲的報告顯示,1989年至2018年,最富有10%的家庭占有家庭財富總額的比例從60%上升至70%,最富有1%的家庭占有家庭財富總額的比例從23%上升至32%,而最底層50%的家庭財富凈增長基本為零,在家庭財富總額中所占比例從4%降至1%,正在被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壓垮。
底層民眾生活窘困。在經濟已經高度發達的美國,很多公民卻依然面臨饑餓威脅。美國律師協會網站2019年12月16日的文章指出,美國是目前唯一有數百萬人處于饑餓狀態的發達國家,人口普查局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有3970萬貧困人口,其中包含1280萬名兒童。美國進步中心網站2019年2月13日報道,超過40%的美國人難以負擔住房、食品和醫療等基本生活支出,而國會10年來一直拒絕提高7.25美元的聯邦最低時薪,進一步加劇了貧困問題。經濟政策研究所2019年8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聯邦最低工資的實際價值因通貨膨脹比2009年下降了17%,比1968年下降了31%。《洛杉磯時報》網站2019年5月7日報道,美國政府試圖使用“虛假通脹率”來“剔除”數百萬貧困人口,“本屆政府對于有多少貧困人口及如何幫助他們毫不在意,只是盤算著如何玩一場數字游戲”。
無家可歸者處境悲慘。《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10月7日報道,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數據顯示,每晚至少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洛杉磯時報》網站2019年7月2日報道,受經濟衰退影響,近800萬美國人失去了房屋。美聯儲的數據顯示,美國中產階級的住房擁有率從2004年的70%下降至2016年的60%。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2019年6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洛杉磯縣有58936人無家可歸,比2018年增加12%。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9年6月18日報道,洛杉磯鄰近地區無家可歸者數量的增加同樣驚人。與2018年相比,奧蘭治縣的無家可歸者增加了43%,文圖拉縣增加了28%,克恩縣增加了50%。無家可歸者并沒有得到同情和幫助。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9年7月18日報道,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政府通過整晚無休止地循環播放音樂,將無家可歸者驅離城市濱水區域。“無家可歸與貧窮問題”國家法律中心執行主任瑪麗亞·福斯卡尼斯指出:“用喧鬧的音樂驅趕無家可歸者是不人道的,令人震驚。”
民眾醫療負擔過重。美國與同等發展水平國家之間的健康差距繼續拉大,原因之一是民眾醫療負擔過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2019年7月1日報道,美國處方藥價格持續飆升,2019年前6個月有超過3400種藥物價格上漲,漲價藥物種類比一年前增加了17%,藥物平均價格上漲包養意思了10.5%。美國廣播公司網站2019年11月21日報道,聯邦基金會的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8年,美國中產階級的醫療費用支出每年增長近6%,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從7.8%攀升至11.5%。美國廣播公司網站2019年4月3日報道,美國民眾在過去12個月因支付醫療費用借債高達880億美元。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美國有1500萬人由于藥物費用過高而不得不推遲購買處方藥,有6500萬人由于醫療費用過高而在生病時放棄治療。
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大幅上升。美國是少數沒有實行全民醫療保險的發達國家之一,有相當數量的居民沒有醫療保險,因而無法在患病時得到應有的醫療保障。《洛杉磯時報》網站2019年1月23日報道,蓋洛普公司的調查顯示,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成年人比例由2016年的10.9%大幅攀升至2018年的13.7%,這意味著約700萬人失去了醫療保險。35歲以下的成年人中沒有醫療保險的比例在過去兩年內上升近5個百分點,超過了21%。喬治城大學家庭與兒童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2018年,沒有醫療保險的兒童數量十多年來首次增加。
毒品濫用日益嚴重。美國進步中心網站2019年1月10日報道,1999年至2016年,美國有63萬人死于吸毒過量;而2017年更是高達72000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近200人死于吸毒過量。英國《衛報》網站2019年12月18日報道稱,毒品對美國校園的侵蝕越來越嚴重,多達20%的高中生吸食大麻。《芝加哥論壇報》網站2019年5月29日報道,據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統計,每16名高中生中就有一人每天吸食大麻。
政府削減財政資助導致大學生經濟壓力劇增。“美國公共媒體”網站2019年2月25日報道,過去10年各州政府共削減了90億美元的大學經費資助,導致大學學費大幅上漲,學生還貸壓力劇增。《福布斯》網站2019年2月2包養俱樂部5日報道,2019年學生貸款債務總額超過1.5萬億美元,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學生貸款債務成為僅次于抵押貸款的第二大消費者債務。《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6月10日報道,大學生面臨無家可歸危機。調查顯示,就讀兩年制大學的受訪者中有18%的人無家可歸,有60%的人經歷過住房無保障的窘境;就讀四年制大學的受訪者中有14%的人無家可歸,有48%的人經歷過住房無保障的窘境。2018年,加利福尼亞州社區大學生中有近39.9萬人經歷過一段無家可歸的時期,其中有8萬人睡在車里。
三、少數族裔飽受欺凌排斥
種族歧視始終伴隨著美國發展歷史,膚色在決定美國人的命運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白人至上的政治架構和意識形態,使得少數種族在美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遭受全方位的歧視。
白人至上主義甚囂塵上。美國在骨子里依然是一個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的國家,所有不符合這些特性的種族、族群和宗教文化群體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視。2016年以來,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呈現回潮之勢,導致種族對立與仇恨情緒彌漫。英國《衛報》網站2019年11月12日報道,美國南方貧困問題法律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白宮高級顧問斯蒂芬·米勒利用來自白人至上主義者、伊斯蘭教仇視者和極端右翼網站的素材,塑造了極端右翼網站布賴特巴特新聞網2016年的總統選舉報道。米勒還對20世紀初美國以種族為基礎的限制性移民政策大加贊揚。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在競選中攻擊非洲裔競選對手,將非洲裔與猴子相提并論,暗指其進化不夠。聯合國非洲人后裔問題專家工作組2019年8月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政治人物使用了強調非洲人后裔負面定型觀念的言辭。炮制非洲人后裔的種族刻板印象和負面形象是為了證明奴役非洲人的合理性,這持續對非洲人后裔造成傷害并侵犯其人權。
《今日美國報》網站2019年6月27日報道,該學年更多的白人至上主義宣傳出現在美國大學校園,種族主義的宣傳材料連續三年增加。僅在春季學期,仇恨監視組織就在33個包養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122個校園中記錄了161起極端主義宣傳事件。這些宣傳或者攻擊猶太人、非洲裔、穆斯林和非白人移民等少數群體,或者鼓吹白人至上主義內容。反誹謗聯盟表示,大學校園外的白人至上主義宣傳事件也在激增,2019年前5個月就發生了672起,而2018年全年才發生了868起。《赫芬頓郵報》網站2019年4月5日報道,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在國會的聽證會上說,白人至上主義正對美國安全形成持續、廣泛的嚴重威脅。后來他還指出,自2018年10月以來,美國國內的恐怖活動大多與白人至上主義暴力有關。《紐約時報》網站2019年8月7日報道,從匹茲堡到克賴斯特徹奇,再到埃爾帕索,制造大規模槍擊事件的白人都表達了對“白人種族滅絕”的偏執恐懼。埃爾帕索槍擊案中殺害22人的白人男子帕特里克·克魯修斯,在其長達4頁的宣言中直接引用和表述了“白人將被有色人種取代”的觀點。美利堅大學反種族主義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伊布拉姆·肯迪說:“美國一直處在白人至上恐怖主義的危機之中。”
執法領域的種族歧視司空見慣。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問題特別報告員指出,美國執法當局殺害和殘暴虐待非洲裔的數量依然驚人,而包養條件且很少受到追究。非洲裔成年人被監禁的概率是白人成年人的5.9倍,這種大規模的監禁是奴隸制及種族隔離所產生的余孽。非洲裔更有可能被警察認定為是罪犯,并遭受殘酷的對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9年3月1日報道,在一起駭人聽聞的帶有種族歧視性質的警察暴力執法中,6名警察對20歲的非洲裔說唱歌手威利·麥科伊的“頭部、耳朵、頸部、胸部、手臂、肩膀、雙手和背部”連開25槍,致其死亡。麥科伊的姐姐西蒙妮·理查德說,“警察處決了我的弟弟,他們甚至沒有給他舉起雙手的機會包養條件。”英國《衛報》網站2019年8月19日報道,43歲的非洲裔美國男子唐納德·尼利是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無家可歸者,因非法入侵被騎警逮捕。兩名白人警察將其雙手銬在背后,騎著馬用繩子牽著他穿過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的街道,這一極具歷史聯想色彩的場景引發了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抗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19年12月1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